跳到主要內容區
 

社會性動物

最後更新日期 : 2023-09-18

社會性動物

資料來源:《社會性動物》,伊里亞德阿倫森(Elliot Aronson)1972年初版,

北京師範大學心理系 鄭日昌譯,2001年,中文版為原文第8版。

  「人」是社會性動物吧?但許多動物,從蜜蜂、螞蟻到猴子、類人猿也都有某種的「社會性」。那麼,人是「社會性動物」的涵義究竟是什麼?

  2024年台灣就要舉辦總統選舉,目前來說有4個最可能的候選人。伙伴們正在討論這個話題時,其中一個說某甲比他的對手更誠實更令人喜歡,另一個人說這4個都是偽君子,令人討厭,說完馬上得到好幾個人的贊同。你本來也對某甲印象很好,於是有些為難,只好說,或許某甲的誠實還沒有達到人們期望的程度。

  一個小女孩4歲生日時得到了一件生日禮物 --- 玩具鼓,她敲了幾下後就把它扔到一邊,一連好幾個星期都沒再摸一下。一天,一個小朋友來她家作客,他剛拿起鼓想玩,突然,「小主人」把鼓搶過來,連續玩個不停,好像這就是她最心愛的玩具。

  一個美國大學生從來沒有到過中國大陸,也沒接觸過真正活生生的共產黨人,可是他卻「知道」:「共產黨員都是不懷好意的間諜、心狠手辣,在共產黨獨裁的高壓統治下,到處充滿監視器、人民沒有自由、任意破壞環境、強迫勞動、少數民族面臨種族滅絕、外界看到的都是假象、而且即將面臨崩潰!」

  以上的案例情境雖然不同,但都有一個共同因素 --- 社會影響( social influence )。研究人們對別人的信念和行為所產生影響的學科,稱為「社會心理學」。社會心理學要了解人是怎麼受到影響的?為什麼會接受影響?增加或減少社會影響的變因是什麼?社會影響是永久的還是暫時的?什麼變因會影響長久性?偏見是如何形成的?喜愛或厭惡形成過程是一樣的嗎?……

  許多人都對這些問題頗感興趣,因為大多數人一生中要花許多時間和別人交往,受別人影響、影響別人;別人讓自己高興或生氣、自己也讓別人高興或生氣。人們常常「以為…(如何如何)」,科學研究的結果也往往與以為一致,其實這不足怪,因為常識是經過時間檢驗和敏銳的觀察為基礎的。或許我們會說:「這太明顯了,何必花時間和金錢去發現這些簡單的事實呢?」其實,為什麼還去做這些研究是有原因的。首先,我們都容易受「後見之明偏見(hindsight bias)」,(或稱事後諸葛)的影響。也就是說,當我們知道一既定事件的結果時,總是傾向於高估自己對該事件的預測能力!例如在選舉開票結果出來某人當選以後,人們總是認為自己早就知道他會當選。可是,有些被認為是「真理」的東西,反而會被嚴格的研究證明是謬誤的。例如,人們以為:因為某種行為受到嚴厲懲罰的人,一定會憎恨這個行為。研究的結果發現其實不然,甚至相反。受到輕微懲罰的人,才不會喜歡那種被禁止的行為,反而受到嚴厲懲罰的人,卻表現出對被禁止行為的喜好還有所增加!再例如,人們無意中在背後聽到某人說自己的好話,那麼應該會喜歡這個人,但如果聽到某人不光只是講好話也講了一些不中聽的話,我們甚至會更喜歡這個人!

  我們不要以為行為古怪的人一定都是心理不正常或是瘋子,實際上,的確有一些情境變因,會使許多「正常」人做出極不適當的行為。所以,我們不能先把他們冠上什麼「虐待狂」、「心理變態」、「壞人」……,再把他們從正常人排擠出去,這樣就很容易使我們忽視了造成情境壓力的原因,反而採取了不適當的應對方式。努力了解這些產生不良行為的變因和過程,才是至關重要的。史坦福監獄實驗就是最好的例子,我們會再做詳細的討論。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