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論「距離」

最後更新日期 : 2024-05-03

論「距離」

參考資料來源:《群眾與權力》,埃利亞斯•卡內(Elias Canetti)著,1960

馮文光譯,上海:三聯書店,2020

一切生命個體為了求生,都要對另外的個體保持一定的距離。肉食動物總是想縮短與獵物之間的距離以獲得食物,反之,被捕獵者則要力求擴大與捕獵者之間的距離以保命。人類在捕獵時,只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因此必須加強與其他個體之間的緊密性、縮小距離,才能對付得了力量和速度都要比人大得多的野獸,這也是為了食物和保證自身的安全。

造成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有二個原因:一個是生物性的,因為人也是動物,而動物對外界總是有一種先天性的警惕,任何的撫摸或抓碰等直接接觸,都會引起動物的恐懼,人當然也是如此。可是人為了生存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嚴的需要,加上面對大自然的力量和凶猛的野獸的恐懼,又必須加強緊密性、縮短距離來克服。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出現了貧富分化、階層和階級,這些因素又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擴大。人在出生時屬於某一個階級 --- 屬於富人或窮人,但這種狀況會由於社會變遷或個人努力發生變化。還有一種距離比較持久,那就是統治者與群眾的距離。不管統治者是奴隸主、是資本家、還是官員,統治者和群眾的距離總是存在的,從歷史發展的過程來看,這種距離總的來說是趨向擴大的。

在原始部落中,很多是根據「力量」決定的,誰的力量大就會在角逐中獲勝,誰就是領導者。力量和權力是相通的,人們崇拜力量也就崇拜權力,領導者代表權力,也可以決定群體的一切。在奴隸和封建社會中,權力的代表者,不僅是靠力量,還要靠財富和地位。權力的代表者懂得,在一定範圍內,與群眾保持一定距離,群眾就會更敬畏權力,也更容易控制群眾。

在掌握和利用群眾的特性方面,宗教是做得比較成功的。宗教讓群眾相信遙遠的美好未來,只要虔誠就能在「未來」獲得幸福。因此,幸福總是一個有待實現的目標。在宗教的正式儀式中,通常要求信眾保持一定的距離且不允許他們交頭接耳,以保持對神的敬畏。

隨著社會階層的發展,人和人的距離擴大了,但科技的發展又間接的使人與人之間的距離縮短了,從距離的角度來看,這不是正在開創一個權力與群眾之間新的歷史過程嗎?(以上整理自本書譯者馮文光首版譯序)

現代化工業社會,人為了謀生離開家鄉,親情、鄉情自然就疏遠了,人與人的關係隨著經濟的發展,競爭激烈,利高於情變成了常態,人變得越來越老練世故,久而久之,就會感到無所適從,迷失了自我,這在農業社會之前是不存在的。原始群體裡的人在自然面前是孤獨的,但在群體裡卻不孤獨。原始狀態下的人群生活是共居、共勞、共樂、共食、共享的,彼此之間的距離很小,生死與共。

反之,現代人在自然面前多了自信和滿足,但在群體裡是孤獨的。雖然人和人之間的訊息連繫和物質連繫手段多了,但實際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日益疏離,甚至相互對立,內心的孤獨感是增加的。人與人之間相互施加的懲罰和痛苦,已經遠遠大於自然所施加的,難怪人們常會回憶和留戀無憂無慮、純真快樂的童年時代。

人是社會的動物,人們之間的關係遠近、疏密直接影響到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原始群體共獵共食,追求的是平等和公平。後來階級分化,把人分成了各種等級,一旦處於哪個等級,受到制度的限制就很難再改變。以統治者的角度來看,總有一些勢力想統治全世界,蔑視群眾的生存權和福祉,動輒以戰爭手段或經濟制裁相威脅,扼殺不服從自己的人。可是,以現代的科學技術,一旦挑起戰爭,也許誰都不能倖存。

以後,世界需要的,必然是合作、共贏,而不是戰爭!

(本以上整理自本書譯者馮文光新版譯序)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