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研討:A柱與死角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5-09
個案研討:A柱與死角
以下為數則新聞報導,請就此事件加以評論:
- 桃園中壢5日早上7點多,一對11歲與8歲的小姊妹準備去上學,走在斑馬線上,遭一輛左轉轎車撞倒在地,造成2人身上多處擦挫傷。駕駛疑似因為汽車視線死角釀禍,不少家長看到影片很痛心,除了呼籲禮讓行人,也希望給孩子們安全的用路環境。 (2025/03/08 華視)
- 新北市新莊區一名林姓駕駛,20日下午2點多開車行經中正路,疑似因為A柱遮蔽視線,加上沒注意前方車況,撞倒騎在左前車頭的女騎士,導致對方連人帶車重摔,頭部差點被輾過,腦震盪送醫觀察,網友驚呼又是「視線死角」惹禍;其實一般來說,轎車兩側A柱位置,會產生10到15度的遮蔽範圍,騎士避免騎在轎車左右兩側這個位置,以免發生意外。 (2025/01/23 華視)
- 屏東里港國中前,6日下午四點多正值放學時間,導護人員站在路口,才剛向用路人示警,並且讓學生們緩慢穿越路口時,沒想到一輛轎車高速而來,差點就撞上導護及同學,幸好駕駛及時剎車繞過,沒有發生意外,但警方表示將要針對駕駛闖紅燈及未禮讓行人,進行開罰。(2025/03/08華視)
- 台南永康區,驚傳有行人在過馬路時,差一點就被左轉的車輛撞上,好險當下及時跳開,沒有釀成大禍,而這個路口,月初才有行人過馬路,被左轉車輛撞倒,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生類似事故。 (2024/12/23 台視新聞)
- 基隆港上午發生一起聯結車輾斃貨車司機的意外。一名貨車司機,上午在西19.20號碼頭間,拿了"提櫃單"要往自己的貨櫃車走,疑似不小心走到車道,後方聯結車駕駛視線死角,沒看到前方有人,直接輾壓,第一時間還不知道壓到人,直到被人追回來,才知道出事了。 (2025/04/11 民視新聞網)
- 新北市三重昨天(10日)傳出一起驚悚車禍事故,一名蔡姓物流司機,倒車沿著重新路五段613巷行駛時,卻未注意到當時背對著物流車的何姓男子,當場將他撞倒在地,更拖行數公尺,導致何男肋骨骨折,所幸並無生命危險。 (2025/04/11 東森新聞)
傳統觀點
- 附近早餐店業者說:「這邊小朋友多啊,上下班,這個路口太危險了,車速其實都滿快的,(所以還是要加強導護),嗯對。」
- 肇事司機:「這個視線會比較看不到,(他都沒看到有人就對了),都沒看到(那這個是你的車嗎),對,(那你都沒有看到下來或怎麼樣),(都沒有看到喔),可是他的人應該是在板架後面」。
- 警方呼籲,民眾駕駛交通工具左、右轉彎時,務必減速慢行勿搶快。肇事駕駛酒測值為0,但因沒禮讓還致人受傷,最高將處3萬6千元罰鍰,並吊扣駕照1年,警方呼籲,駕駛轉彎除了減速慢行禮讓行人,更要隨時注意四周。
人性化設計觀點
如果真的有A柱現象或視線死角,那麼不管是誰開車,都是有看不到的死角,我們必需承認這就是「人性」。那麼,為什麼允許駕駛有死角的機動車輛可以在馬路上行駛?可以用科技方法避免嗎?當然可以。所以,首先要立法,要求機動車的製造商確實改善,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可以出現駕駛的A柱現象,改不了就認定為設計上有瑕疵,不再允許上路,至於之前已銷售的則負責回收改善。以後再有肇事,一律不再接受以「A柱」、「死角」沒看到作為理由,要負起肇事的完全責任。
尤其是大型車輛,不管在行駛途中或轉彎過程中應該如何養成正確的操作習慣,前面案例已經討論過了,可是這類事故,現在還是這麼常見,就是我們不夠重視的結果。因為這完全是可以透過設備改善、路口的車道線規劃和駕駛習慣來避免的,肇事的代價和影響又常常很嚴重,所以一定要拿出辦法!讓我們再強調一下,呼籲行人或周邊車輛自己要注意,是最沒有用的做法!
同學們,你自己經歷或看到過這種A柱或死角的風險嗎?有沒有其他避免事故的點子,請提出分享討論。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