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研討:重機過彎自摔
個案研討:重機過彎自摔
以下為一則新聞報導,請就此事件加以評論:
- 台3線苗栗獅潭段昨(12)日發生一起死亡事故,一名28歲黃姓男子騎乘大型重機行經118.5公里處時,疑似過彎時失控,連人帶車撞向山壁摔進路邊排水溝,黃姓騎士當場失去生命跡象,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而這個路段,已經不是第一次出事,光是去年3起事故,都是在過彎時發生意外。去年12月,19歲黃姓越南籍男大學生,騎車過彎時疑似操控不當,失控打滑撞上對向轎車傷重不治,去年11月,25歲林姓騎士騎著重機直線加速,先過了個小彎道直接繞個S型,沒想到接下來彎道弧度大增,騎士下一秒就犁田還撞倒4台重機。而去年8月同樣路段,30歲的卓姓男子騎著重機在過彎瞬間,撞上從交岔路口開出來的貨車受傷送醫,好幾件事故通通都是過彎時出事,這次黃姓騎士是什麼原因,才會失控摔進排水溝,警方後續要調閱相關影像進一步釐清。 (2025/4/13 華視)
傳統觀點
- 警方經檢測,確認騎士體內無酒精反應,確切肇事原因仍待調閱行車紀錄器及周邊監視器進一步釐清。
- 警方呼籲駕駛人,駕駛車輛應隨時注意車前的狀況,以確保自身及其他用路人安全。」
人性化設計觀點
看起來這是一起自撞事件,警方檢測並沒有酒精反應、又是在白天、天氣也很好,那麼推斷事故原因不外就是過彎處騎得太快、技術不佳、太愛炫酷、駕駛失控……,才會自撞,怪不得別人,可以算得上是「死得其所」吧!
可是,根據報導該處發生事故已經不止一次,光是去年就有3次,都是過彎出事,如果對向車道剛好有車過來,難免造成互撞,情況就會更嚴重。這次也是過彎時出了問題,疑似過彎時失控,連人帶車撞向山壁摔進路邊排水溝,騎士當場失去生命跡象,送醫搶救後仍宣告不治,車子還留在排水溝中。
警方也立即再次呼籲駕駛人駕駛車輛時應隨時注意車前的狀況,以確保自身及其他用路人安全。可是此處仍然一再出事,可見這樣的呼籲解決不了問題,因為駕駛人的駕車習慣由不得我們,也總是有人愛耍酷、騎快車、自以為技術比別人好、自己不會這麼倒霉……,我們必需要承認,這就是所謂的「人性」,所以才會事故不斷。既然不要撞上去最好,但我們能做的又有限,那麼是不是可以想想其他的辦法?
例如:
- 增加該處的道路照明
尤其是晚上,該處的照明要加強,一定要比同路段其他地方更足,以避免晚上或天氣不好時影響視線看不清楚。
- 增加該處的路況透明度
研究是否可以在轉彎適當處裝(加)上反視鏡,使二邊的駕駛人在轉彎時都能更容易看到對向車道的情形,提前有心理準備,避免控制不住跨越車道造成的事故。
- 增加該轉彎處的道路防滑係數
該處彎道路面的防滑係數或材質設計一定要高於正常,避免因速度快、雨天地滑等因素造成事故,亦不妨研究必要時是否可以設計地面上突起的減速墊,以物理的方式限制車速。
- 將轉彎處的水溝加蓋
既然彎不過去就會掉到水溝中,是不是可以將轉彎處路旁的水溝全部加蓋,至少不會掉到水溝內,增加事故的嚴重程度。
- 在易出事點加裝緩衝裝置
研究可不可以在事故撞擊點加裝防撞水桶,或其他能夠吸收撞擊能量的裝置,就算是有不要命的人硬撞上來,也能減輕事故的嚴重性,尤其是能夠保護駕駛不致喪命。
總之,類似的事故一再發生,本身就是一個顯示器,顯示的正是目前系統運作的結果,如果要解決問題,就要重新檢討改變目前系統的參數,如果改善不了,就要想辦法改變目前的系統了。
同學們,你遇到過類似的狀況或者還有沒有補充的點子?請提出分享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