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骨骼生長 (A7)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5-09

骨骼生長

資料來源:《從進化論求解醫學難題》,周然宓、周叔平著,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

 

骨骺或稱生長板,主要存在於四肢的長骨二端膨大的部分,中央為骨化中心,周圍為軟骨,通過軟骨細胞不斷的分裂增殖、骨化使骨增長,它是唯一能使骨骼從縱向生長的組織。骺軟骨隨著年齡逐漸停止生長而骨化,骨幹與骺融為一體,留下的遺跡稱為骺線,臨床上常以骺線的有無來推斷年齡。探討這一機制,對於控制骨骼的生長可能具有一定意義。

為什麼能使骨骼生長的組織只位於骨頭的兩端?從進化的角度來看,一定是有其內在的需要。因為骺板位於長骨的兩端,就意味著位於關節附近,與許多肌肉和韌帶相鄰,如果整塊骨頭都能均勻的生長,或者決定骨骼縱向生長的骺板不是位於骨頭的兩端,那麼骨骼就很難根據骨骼受力的適應性去生長,遇到壓力時就很容易折斷,所以一定要配合需要的活動功能來生長。

由此,我們可以得到提示,如果要使某一塊長骨快速增長,多活重該長骨骺板周圍的肌肉應該是一種很好的方法。如果能夠用針灸等方法,刺激該骨骼的骺板或其周圍的肌腱、韌帶,應該也能促進該長骨的縱向生長。我們再從骨傷科的臨床經驗得知,骺板的輕微損傷可以使骺板血流增加,從而刺激骨骼加速生長而變長。有一種增高術,不是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嗎?

國內外的相關研究也證實,如果採用針刺骨骺板,並結合電針儀,每次20~30分鐘,並以每天1次或隔天1次,共計60次左右,來治療骨折後肘內外翻畸形的多個案例,可以取得98.1%的較好療效。還有通過針刺這樣良性的微量刺激,能達到使肱骨內外髁骨骺軟骨生長出現新的平衡,在改變病側生長障礙的同時,還能改善另一側相對生長過度,所造成的肘內外翻畸形。

以上種種經驗,在在都顯示了使用針刺等外來剌激,可使發育遲緩的骨骺部軟骨活躍,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軟骨成骨過程。本書作者曾對23例正常少年針刺脛骨兩側骺板,效果顯著者有19例,但由於缺乏對照組,加上受針刺者均為少年,都處於快速生長期,故未能得出有統計學價值的有效結論。

此方面的研究由於未知人體試驗是否可能產生不良影響下,因受法制規範而不能繼續。但是,未來如果能先通過動物實驗來證實此觀點,或許可以在未來用於臨床,為矮子增高帶來新希望!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