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研討:又是庇護島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6-14
個案研討:又是庇護島
以下為一則新聞報導,請就此事件加以評論:
- 又傳出有車子撞上保護行人的庇護島!彰化有駕駛投訴表示,他在經過路口時,因為視線被前車遮擋,再加上庇護島警示不清楚,就像一塊大石墩,不慎撞上後他和副駕都受傷,而全車維修好至少要40萬元,不排除申請國賠。事發在彰化縣員林大道與三多路口,這名駕駛當時準備左轉,卻因為視線被前車遮住,不慎撞上行人庇護島,駕駛氣得投訴表示,庇護島警示不清楚,就像一塊大石墩擋在路中間,他的愛車維修到好,至少要花費至少40萬元,不排除申請國賠,不過想找相關單位負責,卻怎麼找,都找不到人。 (2025/04/30民視新聞網)
傳統觀點
- 行人庇護島的爭議越演越烈,不過也有些民眾連那是什麼,都不清楚。
- 這塊小小的石墩頻頻釀禍,彰化縣政府表示,將會持續要求承包廠商注意警示措施。
- 行人庇護島設計,是要保護行人多一層保障,但各地紛傳汽機車角度沒抓好,"撞況"接二連三,究竟是好是壞?也只能請相關單位會勘評估。
管理觀點
本來行人庇護島的設計是要保護行人的,如果反而造成汽機車的接連事故,顯示的是什麼?不就是設計和管理都有改善的空間嗎?撞上庇護島的駕駛不是在抱怨,因為視線被前車遮住,不慎撞上行人庇護島,駕駛還氣得投訴表示,庇護島警示不清楚,就像一塊大石墩擋在路中間,這不是反而害人嘛!對於轉彎車輛來說,本來沒有,現在新增加一塊大石墩,如果不是先有心理準備或有很明確有效的標示(尤其是晚上),的確很容易撞上去,行人沒有保護到,反倒成為肇事元凶!
在一個原本沒有障礙物的地方新增一塊大石墩,尤其在晚間光照不是很足的情況下,如果不是先有心理準備(要靠明確有效的標示)的確很容易出狀況,這是本來就可以預見的,所以不管是施工單位還是交管單位都要預先作好安排。請不要說已經有做啊,經常出狀況就表示現狀效果不佳,需要改進。去責怪撞上去的司機不長眼睛、開罰、賠錢,或者推到承包商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以管理的觀點來看,我們建議從以下幾個角度思考:
- 檢討該處設置行人庇護島的必要性
並不是每一個路口都需要行人鹿護島的,重新檢討在該設置是否確有必要?…
- 新設的庇護島如何改善才能有效標示
為什麼有這麼多駕駛人會沒注意到?前車會擋住嗎?要怎麼標示才能更有實效?…
- 晚間的照明是否需要改善以增加其可見度
如果白天沒有問題,晚上的照明度足夠嗎?在晚上要怎麼改善才能增加庇護島的可見度?…
- 庇護島的設計和材質如何改善才能減少事故的嚴重性
能否從改變庇護島的設計或材質,讓少數「瞎了眼」撞上來的駕駛,不致於硬碰硬,最好能吸收其部分能量,以減少相互的損害。…
同學們,關於本議題,你還有什麼看法或點子,請提出分享討論。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