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研討:車門殺手
最後更新日期 :
2025-08-02
個案研討:車門殺手
以下為數則新聞報導,請就此事件加以評論:
- 嘉義市有一名機車騎士,撞上汽車駕駛無預警打開的車門,後連人帶車重摔在地,接著疑似又與後方貨車發生碰撞,騎士橫躺在地上,一動也不動,警消獲報,趕緊將他送醫,診斷出腦部輕微出血,肋骨骨折。 (2025/07/02 民視新聞網)
- 2024年5月,新竹縣竹北市中正西路一段發生一起嚴重交通事故,1名莊姓女機車騎士因突然遭遇停靠路邊的轎車駕駛徐姓男子開啟車門,機車與車門猛烈相撞,導致莊女當場摔落地面,並重創頭部,根據監視器畫面顯示,事故發生瞬間令人觸目驚心,莊女被撞擊後彈飛至對向車道,頭部疑似直接撞擊地面,情況十分危急,事故發生後,徐姓駕駛也立即下車查看,但傷勢嚴重的莊女已經意識不清,被緊急送醫,目前仍住院接受治療,恢復意識的可能性極低。
傳統觀點
- 案經交通部公路總局新竹區監理所竹苗區車輛行車事故鑑定會鑑定結果認為,徐男開車在路面邊線外停車開啟車門,未注意其他車輛,並讓其先行,為肇事原因,導致機車騎士莊女措手不及而撞上。
- 警方提醒所有駕駛人,要遵守交通規則,以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傷害。
人性化設計觀點
這種隨意打開車門肇事的案例,實在令人痛心,我們相信沒有警覺心這樣隨手的動作就害人害己,是大家都不願見到的。但是有誰能保證自己開車門前都能確認安全,避免一時疏忽肇事?這樣的事故,要付出的社會代價是非常不值的,因為它絕對是可以避免的。
以人性化設計的觀點,我們要承認凡是人都會有疏忽的時候,所以要解決問題,應該從設計上著手。我們在設計汽車時,就要考慮到如何防止每個人都會有的這種隨手動作肇事,這樣才能真正解決問題,光是呼籲開車門要小心觀察、在路上的人車要注意避開突開車門,一定不會有什麼實際效果的!
打開車門準備下車,這是每個人下意識的動作。除非是公車司機控制開車門,但自己並不下車,要下車的乘客則要等待司機開車門,所以要求司機確認安全後才開車門,才是合理的。那麼要怎麼避免一般人突然開車門因而肇事呢?當然,就要從車門開啟的設計來著手,也就是「二段式」開啟車門的設計。所有車輛車門的開啟要分成二段,第一段只能開一小段就卡住,最好還能伴隨「嗶嗶」聲或語音,提醒要下車的乘客注意觀察,然後才能再開啟第二段,將車門完全打開。也就是說,「所有車輛」的車門都「不能一次全開」,自然就不容易發生開門撞人事件了。如此雖然看起來比較麻煩,但為了安全,習慣了適應就好。
同學們,你遇到過突開車門的驚險經歷嗎?還想到什麼好點子?請提出分享討論。
瀏覽數: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