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油對人體無害?(11)
植物油對人體無害?
資料來源:《從治療到自癒》,西 木、杜國強、施南峰 著,
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8。(又一本從人類進化史討論健康之道的書。)
穀物和豆類含有然毒素,那麼用它們榨出來的植物油對人體有害嗎?答案是除了新鮮、冷榨、粗製、玻璃瓶裝的椰子油,和木本植物的棕櫚油、可可脂、橄欖油、山茶油以外,市面上大多數的草本植物油都可能含有化學毒素、Ω-3脂肪酸不足而Ω-6脂肪酸過剩,極易氧化變質,包括大豆油、花生油、菜子油、葵花油、芥花油、玉米油等都是,唯一的例外是亞麻子油。研究顯示,這些草本植物油可能是致病魔鬼,特別是經過精加工的、裝在塑膠瓶裡的。Ω脂肪酸很容易被空氣、光照和溫度氧化,會增加肥胖、糖尿病、心臟病、過敏、自身免疫疾病和癌症的風險。
現今的植物油,很多都是用化學萃取,經高溫脫臭精煉,再添加合成抗氧化劑,然後裝在塑膠製(通常含塑化劑)的容器中販售。植物氫化油(植物黃油)則是一種人工反式脂肪酸,一般在自然界中是不存在的,進入人體後會沉積在肝臟、心臟和血管並使之鈣化。在高溫加工精煉的過程中,會使維生素和抗氧化劑損失殆盡,許多高分子有機聚合物卻在高溫、高壓過程中生成。此外,大豆油、玉米油和花生油等容易發生霉變,產生黃麯毒素,加上豆類本身所含毒素,可能會干擾代謝和吸收。
人類食用動物脂肪的歷史長達數百萬年,且都是粗製的,並伴隨著人類一起進化。而食用精加工植物油則始於19世紀初,20世紀70年代才開始大量推廣,歷史雖不長,但今天幾乎全面依賴植物油,基本放棄了動物油。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碳鍵上通常有18個碳原子(短鍵),動物油中往往含有20或22個碳原子(長鍵) 才能儲存利用。這種大量改吃植物油可能是對遺傳基因的挑戰、對飲食傳統的背叛,可能是危險的錯誤選擇。
但是,我們也沒有必要完全摒棄植物油,因為如今飼養的動物油中通常也含有激素和抗生素殘留,而植物油則沒有這種隱患。我們不妨依其特性同時使用,例如用動物油炒菜、用植物油涼拌,但還是應該以食動物油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