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案研討:精簡版跑馬燈
個案研討:精簡版跑馬燈
以下為一則新聞報導,請就此事件加以評論:
- 近年來,網路上出現許多民眾抱怨指出,搭乘台北捷運列車到站後,跑馬燈一直出現轉乘線路相關的宣導文字,導致無法即時掌握到站站名,進而錯過下車時機。針對宣導文字過多,台北捷運公司 11日宣布,於中和新蘆線(橘線)試辦「精簡版列車到站顯示資訊」,列車到站後,顯示器將持續顯示即將抵達車站、前後一站站名及終點站等資訊;轉乘車站部分則保留站名與轉乘路線,刪除換車等宣導文字。為提供旅客更即時清楚的列車到站資訊,台北捷運即日起試辦中和新蘆線全線列車「到站顯示器內容精簡措施」,刪除例行性宣導文字,保留到站站名、轉乘路線等必要乘車資訊,方便旅客快速掌握所在車站位置。台北捷運公司鼓勵民眾提供建議作為參考,後續亦將視試辦成效評估是否拓展至其他路線。台北捷運公司說明,調整後的到站顯示器,持續顯示即將抵達車站及前後一站站名、終點站等資訊;轉乘車站部分,則改為站名及轉乘路線,刪除「請在本站換車」等文字,友善旅客辨識站名資訊。以大橋頭站至民權西路站為例,列車行駛途中持續輪播「大橋頭→民權西路→中山國小」及「終點:南勢角」等訊息;即將抵達民權西路站時,則顯示為「民權西路(轉乘紅線)」。台北捷運公司此次調整也同步優化轉乘車站英文顯示內容,改以站名、英文代碼及轉乘路線名稱呈現,提供國際旅客更加簡明清晰的引導資訊,提升乘車便利性。(2025/8/11 周刊王CTWANT)
傳統觀點
- 捷運公司終於從善如流了。
人性化設計觀點
這正是一個人性化設計很好的例子。民眾抱怨搭乘台北捷運列車到站後,跑馬燈一直出現轉乘線路相關的宣導文字,導致無法即時掌握到站站名,進而錯過下車時機。台北捷運公司從善如流,於中和新蘆線(橘線)開始試辦「精簡版列車到站顯示資訊」,列車到站後,顯示器將持續顯示即將抵達車站、前後一站站名及終點站等資訊;轉乘車站部分則保留站名與轉乘路線,刪除換車等宣導文字。為什麼不一開始就這樣設計?真正的原因就是原來的設計是「生產導向」下的產品(而這是普遍的現象),現在終於回歸到「顧客導向」了。
在整個捷運系統上所顯示的訊息,是不是本來就應該要依據顧客的需求來設計,也應該不僅僅只是列車上的跑馬燈。其實只要站在顧客的角度想想,或做一些簡單的調查,就不難獲得這方面的資訊。
最重要的是,不要認為所有的顧客都應該在上車前自己做好功課,掌握好自己需要的訊息。正因為捷運也會有不少非在地的旅客,甚至外國遊客,顯示系統主要是為他們準備的。因為經常搭的熟客根本就不需要這些訊息,他們本來就已經知道了。當然對於外國人(不認識中文字),在可以做到的範圍儘量考慮加列英文或其他外文,站名至少也要增加對應的代碼。
我們不妨從捷運顧客的角度想想,他們最需要知道的會是什麼?
已在車上的顧客:
- 本線列車全線及轉乘資訊
- 現在時間
- 馬上要進的站是什麼站? (下一站名稱)
- 大約還有多少站或多久會到達自己要下車的站?
- 這班車是開到哪裡的?
- 停站時跑馬燈要暫停(一直閃爍顯示到站的站名即可)
- ……
以上資訊應如何在車內各種裝置「適時的」顯示,這是很重要的。同時還要考慮人多時視線會被遮擋,就要考慮哪些訊息要增加語音廣播。尤其是到站時,一定要讓乘客知道現在是在哪一站,所以除了不斷以語音廣播外,還要在站台內的柱子上有很大的站名標示,以確保車內的旅客至少可從多方向看得到,不會誤了下車。
對於剛下車的旅客,他們需要知道以下訊息:
- 站名標示
- 出口方向(動線)標示
- 各種轉乘資訊及方向標示
- 電梯及電扶梯方向標示
- 現在時間資訊
- 廁所方向標示
- 出口附近地圖資訊
- ……
對要進站和進站後在候車的旅客,他們需要知道以下訊息:
- 本站站名
- 本站所有列車路線圖(含轉乘資訊)
- 等候下班車大約時間
- 候車安全訊息
- 現在時間
- 電梯及電扶梯方向標示
- 廁所方向標示
- ……
以上為必須提供給顧客的訊息,如有剩餘空間,才能用來提供宣導和廣告。同學們,大家都坐過捷運,你還有什麼補充或看法?除了捷運以外,類似觀念還可以推廣到哪些地方,請提出分享討論。